大多数社会知识,并不写进教科书,学校毕竟是学习理论知识的场所,社会知识千变万化,且有一定的时效性,不像前者那么稳定,所以很难形成教科书形式,且也很难表达。
但是这里面跟毕业后的工作息息相关的那部分社会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毫不讳言,我自己22岁毕业后,直到31岁,才大致懂得了如上这个道理,根本就不能用书本理论知识来应对社会现实,尤其个人的具体事情。
书本知识当然就是按照劳动合同法来,即大家说的“规定多久就是多久”。
《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
但是《劳动合同法》主要是针对体制外的人,体制外即做生意的企业这样的单位,才跟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和企业都受到《劳动合同法》的管辖和约束。全体劳动者算10个亿,则大概8亿人属于体制外。他们试用期确实长过6个月的话,就不合理,也不合法。
但是,还有大概2亿人在体制内。体制内也分三六九等,成色不一。
最正宗的当然是公务员,都是有编制的,他们并不签订劳动合同,适用的是《公务员法》,签无固定期限的聘用合同,也有试用期规定,一般为1年。
差一点的,体制内还有事业单位,事业单位适用的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也不适用《劳动合同法》。事业单位的试用期也是1年,可适当延长到2年,关键看你的表现。比如你毕业后校招进了高校做辅导员,或者你进了医院做医生,等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继续,央企国企也属体制内,但因为有了盈利诉求,毕竟是企业,所以这些国有企业则应该适用于《劳动合同法》,但是他们中很多是从事业单位甚至机关改制过来的,很多手续尤其思维还没跟上来,还没来得及变化,所以国企当下大概有一半还是维持当初的试用期时间即1年。
综上,体制内将这个大概1年的试用期,称之为见习期。
刚毕业的学生更加不懂了,没毕业时参加过社会实践,有实践期,学校或者自己也组织过实习,即实习期,特么的毕业后又有个见习期,而大多数师兄学姐都说试用期不超过6个月,这才四个“期”他们用书本知识是分不清的,因为这是社会知识,学校没讲。
现实生活中,对于“试用期”这三个字,最难过的有两类人。
一就是在体制外私企民企待着的人。极容易在试用期被辞退,不让转正,因为考核严格,且很多私企民企想节约用工成本,大量使用短期的新人。
第二类则是校招进了国企的大学生。这些人无法接受一开始的的低薪,有些待1年甚至2年也没给他转正,而此间工资一般是极低的,不如老家的操作工。
其实这个是常见的,我们有无锡和常州的朋友去银行,第一年月薪才2000,第二年才提升到年薪8万,第三年终于15万了,此后大致就正常了。
回答问题,你说试用期长达1年合理吗?
体制内合理,体制外不合理也不合法。不过具体还要看单位性质。
最后,祝大家都没有试用期,且都是无固定期限的合同!
选猎头公司就找乾坤猎头,咨询热线: 400-6222-973
企业招聘登记&简历投递请登录:www.qiankunlt.com
平台质保,做单靠谱,职位快速交付,独立团队超性价比做单服务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乾坤猎头公司微公众号平台:qiankun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