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业选错猎头,一年白干?三招避开"人才中介刺客"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滨江的创业咖啡厅里,目睹了一场真实的"猎头灾难"。某跨境电商创始人老张握着冰美式的手微微发抖:"猎头收了我6万预付款,推荐的运营总监连亚马逊后台都没操作过,现在人跑了,钱也要不回来。"玻璃窗外是钱塘江的粼粼波光,倒映着他眼里的血丝——这已经是今年第三次被不靠谱的猎头机构"割韭菜"。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中小微企业就像站在人才市场的十字路口,左边是传统招聘网站的海投黑洞,右边是猎头市场的迷雾森林。当我们决定花重金请"专业向导"时,往往发现对方要么是举着地图的游客,要么根本就是披着猎头外衣的销售员。
三年前我的内容创业公司也踩过坑。某猎头信誓旦旦说能挖来字节跳动的技术大牛,结果推荐的人选连最基本的分布式架构都说不清楚。后来才明白,对方所谓的"专注互联网领域",不过是把招聘网站简历换个包装。那次教训让我总结出中小微企业选择猎头的"三不原则":不迷信大牌机构,不轻信成功案例,不预付全款。
真正懂行的猎头,会像中医把脉那样诊断企业需求。去年接触的某精品猎头团队让我印象深刻,创始人王女士第一次见面就带着团队做了两件事:先用3小时拆解我们业务链条中的关键岗位画像,接着在人才地图上标出5家对标企业的在职人员动态。这种"带着CT报告来问诊"的专业度,和那些只会问"薪资预算多少"的猎头形成鲜明对比。
现在遇到创业者朋友,我总会建议他们做道算术题:把猎头服务费换算成创始人亲自面试的时间成本。以杭州市场为例,某30人规模的SaaS公司,创始人若亲自筛选100份简历(约需50小时),按每小时机会成本500元计算,相当于消耗2.5万元隐性成本。而专业猎头的精准推荐,往往能把流程压缩到20小时以内——这还没算上错招高管带来的业务风险。
但别急着签合同,猎头市场的"刺客"们总有新套路。上周刚听说某企业被"按人选年薪25%收费"的条款坑惨——猎头专挑薪资虚高但能力注水的候选人。我的对策是要求猎头提供"人才保质期",就像电商平台的7天无理由退货,约定3个月内离职可免费补充人选。
说到底,选猎头就像找结婚介绍人。那些满嘴"我认识很多优质资源"的,不如安静倾听企业痛点的;那些打包票"一周内到岗"的,不如坦诚沟通市场行情的。毕竟在人才战争里,中小微企业要的不是雇佣兵,而是能并肩作战的侦察兵。
对了,千万别相信猎头朋友圈那些"成功案例",我见过最离谱的,同一张合影出现在三家不同猎头公司的宣传照里——候选人怕是专门接这种拍摄兼职的。
选猎头公司就找乾坤猎头,咨询热线:400-6222-973
企业招聘登记&简历投递请登录:www.qiankunlt.com
平台质保,招聘靠谱,1天内快速响应推荐人选,1周可关闭职位完成交付,200万高端人才数据库,20年猎头服务,覆盖全国超110座城市。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乾坤猎头公司:qiankun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