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圈子,其实是相通的。各行业里比较出众的人才,大家多少都会有所了解,圈内人也会经常在一起交流,那些因声誉不佳而上了‘黑名单’的人,可得当心哦。”
以上这番话,绝非危言耸听。近日,记者在走访了多家猎头机构后了解到,那些出于各种原因上了“黑名单”的职业人,很轻易在圈内被全线“封杀”。
一宗罪:频繁跳槽
“刚帮他找好一家企业,起先还口口声声说各方面都满足,没想到还不到半年就走人了”,林先生这一跳槽,让企业气不打一处来,同时也让猎头公司的服务打了折扣。
熟悉林先生的圈内“猎手”都知道,他简直将频繁跳槽看成了职位提升收入增加的最佳捷径。不可否认,林先生学历背景不错,工作经验丰富,加上年轻有朝气,几乎所有的“东家”都能一眼相中他。可不想他每次在一家公司呆不了多长时间,或是遇上棘手问题,或是碰到有猎头为他提供更诱人的机会,便“撒腿就跑”了。
“再猎这种人,无疑会砸了自己的招牌”,对林先生这类能人,不少猎头已对他说“不”。
二宗罪:乱抛绣球
猎头公司为企业挖人,是得走一套即定程序的。赵先生四处抛绣球的做法,无疑坏了圈内规矩。为谋求高职,赵先生不仅委托多位猎手为其谋职,自己也向多家企业投去了简历,不料因此惹了麻烦:一家企业看中了他,问题是两位猎手差不多同时通过正常渠道向企业推荐了他,赵先生自己也私下向该企业投递了简历,自荐时间和猎头推荐时间先后顺序无从考证。
此情况下,企业以“该人才是自己向企业求职,而与猎头推荐无关”为由,拒绝向猎头公司支付费用。“如此涮人的求职者,以后谁敢为他服务?”猎手们苦笑道。
三宗罪:四处泄密
在一家企业担任中层治理人员的刘女士发现,先后委托过的几家猎头公司对她似乎都“不尽心”,记者在采访后得知其中原委:刘女士嘴巴不够紧,喜欢将自己公司的机密当成拉近对方关系的“黏合剂”,“为我的客户输送这样的人才,那不等于是打自己的嘴巴子?”
技术研发、销售渠道、客户名单、人事组织等等,都涉及到一家公司的机密。一个保密工作做不到位的人才,猎头们是不敢用的。
除此之外,人品较差、弄虚作假等一类的人才,都会被纳入猎头们的禁猎范围。不仅如此,如今本地猎头公司与上海、北京、广州等猎头公司都有信息交流,万一上了“黑名单”,不良影响可想而知。
全国企业猎头服务免费咨询热线:400-6222-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