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猎头公司与你探讨人品的问题,别再动不动拿人品说事了!
“人品”真的是非常苦恼。
因为它不知何时变得比玻璃还容易碎,动不动就没了。
在洗手间打电话大声一点,暴露了你的人品!
公交车上没扶住一个摔倒的人,见到了你的人品!
吃饭多吃了几口,少吃了几口,表情无论是狂欢的还是嫌弃的,你的人品余额已告急。
老板评价一个员工也动辄就说,那个人能力还行,人品太差。
我的内心有一千条弹幕飞驰而过:
“人品”这两个字这么深奥,哪个权威机构给过标准的定义了?
怎么就变成了随手拿出来的一把大尺子了呢?
最近有个朋友跟我说,她恨不得把手机给摔烂了。
我机智地制止了她的冲动,先别摔,碎屏险还没买呢!
原来她以前基本上陌生来电都不接听的,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在等HR的面试通知,所以但凡打进来的电话都接了。
没想到自从这个惯例被打破之后,她每天一接到电话就是:
x小姐啊,要不要买房,我们这里有平价超值一手楼……
x小姐,有贷款需要吗,低息快速个人贷款包您满意……
xx的妈妈啊,向你家宝贝推荐一个训练班……
每天不下50个,严重骚扰了她的生活——常常在打王者荣耀的关键时刻,那些破来电就来打断了!
“那些电话销售的人,人品真的是差到极点!”她气呼呼地说。
我虽然非常有同感,平时也恨不得把那些打骚扰电话的人剁碎了榨汁喝,但是我始终没有说他们人品不好。
因为不久之前我跟一个银行电话销售中心的朋友喝茶,她说,我们的指标是每天盲打200个电话,如果打不够就是没完成指标,一个月的奖金都没了。
我相信,如果她做不到指标的话,她的上司很可能会把她猜测成“懒惰”、“翘班”、“磨洋工”,说不定又会拿人品来说事了。
真的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立场和苦衷。
屁股朝哪儿坐,角度就不同。
你能随便说那个恪尽职守,天天打够200个电话的职员就一定是人品差吗?
对于一个人人品的评价,应该是全面认知他之后才有权力去下。
连人家名字都不知道,就贸然评价别人的人品,跟只见过猪跑就说猪肉不好吃有什么区别?!
当人品是站在自我角度的衡量,就天然地失去了公正性。
鲁迅先生笔下,诞生过一种特别的群体,叫做“看客”。
在《孔乙己》的茶馆里,在《祝福》的老爷宅子里,在《阿Q正传》的未庄里。
看客这一类人,主要的功能就是“看”,次要的功能就是评论、嘲讽、蔑视。
典型的看客,就像赵丽颖的家乡网友。
赵丽颖成名之后,出钱给家乡修路。路修好了,却被她家乡的网友吐槽还是坑坑洼洼,修得不够漂亮。
甚至有英勇之士跳出来说,赵丽颖根本就没出钱!
厉害了我的哥,难不成你以为这路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小骨亲手修的?
你不去找施工方谈道理,跑到微博上怼一个女生,我感觉他真的是很想红。
惊人相似地,2011年在《星光大道》走红了的农村歌手朱之文,主动出钱给家乡修路后,根本没有想象中的大家拍手称好。
大家觉得他就修了那么点路,说了大话。
甚至,还有老乡亲戚借了他的钱,理直气壮不还,因为他们认为,朱之文是村里捧红的,而且他的钱花不完。
看来靠自己的努力,赚钱了红了,那是人品不好,对不住大家。
没有公开在CCTV喊一下借钱可以不还,修路必须修大,根本不是人呢。
真是神一样的逻辑。
“自以为是”到了一定的高度,就不仅仅是道德绑架,而是强盗逻辑。
弱就有理了吗?
穷就有权冲向道德高地,掏出一把叫做“舆论”的机关枪把别人突突突吗?
不惦记别人的好,而是动不动上升到人品高度谩骂,那种应该叫“圣人婊”。
“升米恩,斗米仇”,不过如是。
动不动就用人品来说事,在职场上也非常常见。
我以前认识一个猎头,还挺聊得来,对她的印象还不错。
在一个饭局上,我发现恰好身边也有朋友认识她。
跟我恰恰相反,那个朋友对她深恶痛绝。字字句句都说她“人品太差,势利小人!”。
一脸大写着“拉黑都嫌手太慢”的憎恨。
了解之下,我才知道原来我的朋友曾经请这个猎头帮忙招聘高端职位。
后来因为公司政策改变,没有什么高端岗位了,所以也没法再给猎头提供业务。
没想到,之后猎头就基本上都不搭理她。
在我朋友的心里,这丫的就是“见利忘义”。
我后来把这件事跟猎头公司跳出来的一个资深HRD讨论,特别了解行情的HRD说:
猎头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她最大的工作,就是要区分自己应该把时间分配给哪个核心客户。
如果一个客户长期不招聘,她又无法抽身应酬,那是不联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你看,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个被骂人品差、势利眼的人,分分钟是被指标逼到墙角的可怜虫。
猎头的这件事,让我想起最近有个特别铁的粉丝跟我说,
小维,你现在怎么不再搞恋爱体验活动了呢?
为什么不再搞免费互学社群了呢?
你现在只有文章,没有活动,比起过去太单调了。
我只能含泪告诉他,过去搞的时候,是一个团队在工作。
要钱,要预算,要天天愁着入不敷出。
现在不搞,是因为这个号只剩下了我。
写文章是我的业余爱好,我可以坚持。
但是搞活动,恕我无法用一双手顶替之前的好几双。
你看,任何人眼里都有他的好和不好。
也许在一些人眼里,我变了,变得单调枯燥了。
也许在一些人眼里,我也是变了,变得专一把内容做得更棒了。
好还是不好,对还是不对,有那么好评说吗?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
“外卖小哥惹毛我,该不该投诉他?”
双方各执一词,针锋相对聊了半天,其实最后的结果差异只是几票之差。
充分证明,一件普普通通的日常小事,无论你用义正辞严的人品论看,还是用心慈手软的善意论看,都是站得住脚的。
最终的结果,只在于你心里的天平有多严苛。
事实上,我最欣赏的是何炅老师最后的一句话:
人和人相处的时候,赞美的话可以脱口而出,伤害则要三思而后行。
毕竟,你看不透别人背后的艰难,也不知道故事的全部。
难怪看透哲学世界的尼采说,
与怪物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变成怪物;
当你远远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每个人数落别人人品的时候,都最好先想想这句话。
猎头公司就是乾坤猎头,咨询热线: 4006222973
简历在线投递请登录:www.qiankunlt.com
高端交流群:435217685,高端交流,人才共享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乾坤猎头公司微信平台:qiankun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