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猎场》霸屏,有好事的朋友问我,猎头是不是真的和电视里一样,高端大气,跌宕起伏。
我毫不犹豫的告诉他们:当然。不是。
但,如果你问我现实世界里,有没有这么高端的桥段,“千里赴京挖官员”,“美人计诱基金大神”?
有,肯定有。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但我没见过,身边的人也没有,只是传说。
那真实的猎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猎头起源与近况
猎头这个词,据传来源于原始食人部落,他们会把敌人的头颅割下来,作为战利品带回。猎头,就是猎取头颅的意思。
而近代社会,猎头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头不再指头颅,而是指富有智慧的头脑。猎头,即猎取拥有智慧头脑的人才。
这个职业最早在美国诞生,20世纪末进入中国,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大批外资的涌入,猎头行业随之萌芽。
近两年,行业快速发展,猎头公司遍地开花,有数据显示,国内目前已经有2w+猎头公司,从业人员达20w+。主要集中在商业极度发达的一二线城市。
《猎场》的热播,终于让猎头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2.猎头不是职介所,更不是中介
孙红雷在剧中解释过,职介所是帮没工作的人找工作,而猎头是为有好工作的人提供更好的工作。
不过,更准确的说法是:猎头是为企业解决用人需求的。真正的猎头只面向企业收费,企业才是猎头的“客户”,而人才只能被称之为“候选人”。
也有人把猎头比作房产中介,它们的确有些类似,但却有着根本的区别。
房产中介从房东手里拿房子,然后方圆几里找买家(租客)。买家(租客)千挑万选,对房子满意了,生意就成了。
猎头从企业手里拿职位,然后满世界找人才。经过初步筛选后,将合适的候选人推荐给企业面试。
企业需要评判人才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而人才会考虑企业平台的大小、职位发展空间、薪水等等,两者的需求相契合了,猎头才可能完成一单生意。(很多时候,企业面试不仅是技能的匹配,还需要双方有一定的眼缘)
中介卖的是东西,而猎头“卖”的是有温度有思想的人。
3.猎头不是人力资源
孙红雷说猎头就是人力资源,不对。
猎头属于人力资源,但不等于。人力资源包含六大模块:招聘,薪酬,员工关系,培训,规划,绩效管理。猎头只能算是招聘模块下的一小部分。
既然企业内部有招聘人员,为什么还需要猎头呢?
因为内部HR一般是通过招聘网站发布招聘信息,被动等待人才投递简历。但通常情况下,中高端人才不缺工作,不会主动浏览招聘信息。
这个时候就需要猎头了,猎头主动出击,通过领英、网络论坛、群、熟人推荐等一系列途径,找到合适的人才,告知他们职位机会,分享行业信息,帮助候选人做出新的选择。
严格说,猎头应该属于:招聘+咨询式销售。招聘不说了,至于咨询式销售,就是通过咨询的形式,帮助候选人分析市场行情、职位概况,达到销售职位的目的。(通过咨询的形式,帮助企业了解市场人才分布,候选人优劣,达到“销售”候选人的目的。)
东西有好有坏,职位也是。一般有良知的猎头会尽量帮助候选人分析职位优劣,不会把他们往火坑里推。
需要清楚的是,世上没有完美的公司,更没有完美的工作。猎头推荐的工作也不会完美无缺。
4.你遇到的是哪一种猎头
猎头顾问一般分两种工作模式:KA或者PS。
KA(key account),即大客户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客户说找技术就找技术,说找销售就找销售。顾问完全以客户为导向,满足客户的各种职位需求。
这种模式一般存在于中小型猎头公司,一个顾问主要服务于少数几家企业,和企业内部的HR比较接近,每个职能方向都要接触。
PS(proactive specialization)模式,关键词在S上,指顾问根据行业、职能,甚至地域、级别进行精准细分。顾问只做自己专注领域内的职位,其他职位不做。
这种模式通常存在于有一定规模的大公司,就像乾坤猎头一样。从猎头公司的角度来看,只要团队人员数量够大,每一个职能方向,有专人负责,那么客户的任何职位需求也都可以被满足。
猎头行业还有一个词,叫360?顾问。
顾问自己开拓客户,自己做单。从最开始与企业签订合约,到寻访人才、面试人才,再到最后人才入职、企业付款。这整个流程由一个人负责完成,那么这个猎头就可以被称之为360?顾问了。
猎头公司创业的门槛很低,它的核心就是人。能力稍强的360?顾问,一个人就可以是一家公司。这也就是为什么市面上猎头公司如此之多的原因。
结语:
猎头,其实也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并没有《猎场》中那般神秘和精英范十足。
好的猎头,可以助力你的职场生涯。混在职场,活在猎场。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乾坤猎头公司微信平台:qiankun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