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自己坚持是一种美德,一直想着今天更新些什么,翻了自己关注的一些内容号,好几个都在写35岁职场的焦虑,感觉大家都敏感着人到中年的职业危机。与上个世纪90年代下岗潮对应的4050人员概念比较,危机的年龄段已被推前到了35岁。
在朋友圈发布了这个话题,过了35岁的人,都怎么找工作?
短短30分钟内,引起了4人点赞,17人留言。
留言的17人中,给出解决办法的有4人,一人解答是跟着心走,一人的解答是没工作,自己创业,一人的解答是做猎头,还一人解答的是做兼职。其他几人基本为对中年危机的焦虑,吐槽或调侃。
小小试验,证明了已属80后的中年人们共同的痛点。
“我还能做事情,公司已不愿给我机会。”
生于80年的我,回想自己最近几次找工作的经历,发现,35岁+的年纪,找工作并不能靠网上直接投标准简历。
目前的这份工作,是37岁时,我前同事找的我;
上一份,是37岁时,公司HR直接找的我,这个HR曾在我34岁时跟进过我几个月,我当时没有考虑那家公司但帮她推荐了同事后来同事顺利入职,在我更新简历时,公司HR刷简历刷到我的,直接再次联系的我;
再上一份,是36岁时,公司里的部门领导直接找的我,领导跟我没有直接合作过,听留在公司的同事说过我的情况后找的我;
再上一份,是35岁时,公司里的部门领导直接找的我,领导是我的老领导,曾经一起工作过2年,直接找的我;
再上一份,是34岁时,公司的领导直接找的我,介绍人是我曾经服务过的客户公司的用人部门面试官。
从自己作招聘角度看,这样频繁跳槽的简历不止是卖不出好价钱,简直就是卖不出去的,而实际能找到工作的事实,是因为这些录用了我的公司,里面都有认识我,知道我情况,愿意背书的人。
过了35岁,可以通过人脉背书找工作。
身边还有35岁+的朋友,也能实现职场的跳槽变化。
比如A姐姐,她是70后,在公司做到了总监级别。
在35岁后,她在行业内TOP10公司跳了几次槽。
保持在总监级别,每次跳槽后都有更多的人员管幅和更大的管理区域。
对于录用她的公司而言,她是在总监岗位上成功证明了自己胜任的候选人,
职场金字塔,越到上层,人员越少,
坑少,萝卜也少。
到了总监级别,有提前退休的,有相约创业的,还有继续跳槽打工的。
人员分流后,参与竞争的人更少些。
还比如B姐姐,也是70后,在二线城市外企做到高级经理级别。
在35岁后,在当地另一家外企跳槽成功,成为了HRD。
对于外企的招聘条件来说,同样外企背景,职级相当的岗位,相似的管幅,外语流利,种种要求条件叠加在一起,能入围的不多。
B姐姐在几轮面试后,成功拿下了那个岗位。
过了35岁,可以通过提升自己的职级在行业内找竞争人数更少的工作。
过了35岁,如果不创业,不退休,至少保持原来的工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焦虑不应该只是用诉说来释放,而应该有一些样本可以观摩到方法。
愿每个想工作的人都能找的倒自己想要的工作。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乾坤猎头公司微信平台:qiankun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