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头 | 成绩不理想就怪考卷难的逻辑,毕业后,你还有吗?
德语or日语,你怎么选?
都说德语是从难到易,日语是从易到难。
有的人会觉得先把难的搞定,后面就轻松了。既然我要学,早晚要面对,不如“早死早超生”。所以,我选先难后易的。
有的人会觉得容易上手的让我有了兴趣开了头,我才可能坚持下去,先来难的,我肯定坚持不了。所以,我选先易后难。
这两种想法没有对错可言。人和人本来就是不同的,认清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径就好。
何况畏难是人的天性。
目标感强的人
既然是天性,那么那些会选择先难后易的人是脑子坏掉了?我觉得不是。他们的目标性更明确罢了。所以,他们不畏难,先难后易,难的都啃过了,后面遇到容易的却放弃的概率,大家平心而论,会高吗?
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目标感强)并最终实现了,都是不会畏难的。一路打怪,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任何名人传记,你都能看出这个共同性。
成功为什么属于少数人?
因为只有少数人能够逆天性行事。
从易的开始,到了难的阶段,畏难心理依旧存在的话,又不是自己决心要干成的事的话,放弃是最容易被想到的选项。事实也是如此,否则成大器者要多很多人了。
学习的顺序通常是从易到难的。但是,猎头不是。正因为高淘汰率,才需要早点知道自己适不适合。
如果你决心做好猎头,我建议你从难到易。如果你尝试做猎头,可以从易到难。兴趣和专长从来就是两个词,两个意思。(我知道有观点是从易到难,因为难的会把人吓跑。)
如果你决心做猎头老板,我建议你选择那些敢于从难到易的人。我知道人非常不好招,但是那些注定坚持不下来的人,那些会被难的部分吓倒的人,浪费的只是彼此的时间。
战略选择与坚持
作为打工的,可以尝试,错了,再换方向。年纪轻轻成本不高。
作为老板,可以尝试,错了,也可以再换方向。但是,成本要高得多。
经营这事,个人也好,企业也罢;战略决策是第一位的。招聘什么人进来,按什么模式培养,我觉得没有一个最佳可言,你有本事,你就能把你的模式变成最佳。但是,你要明白一旦决定了,你就要按这个决定来,坚定不移,即使有时候觉得很难坚持住,尤其是那些先难后易的模式。
为什么大企业招聘人的要求很苛刻,很难招聘的岗位也很少妥协,因为他们明白,要求如果轻易松动的话,那么要求就不是要求了。更因为所有的要求的背后是战略。
所有成功的企业家在外人看来都有很多激进的重大决策,但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保守的做法,并且他们只是坚持住了这样的做法。成功的投资策略也一样,没有变来变去的。
很多时候,战略的选择是难的,坚持住选择的战略更难。
红火的背后,江河日下
说了这么多,我不是要说我们培养人要从Cold Call开始,但是我要说培养人从搜索简历开始的话,太容易了!太容易掌握的东西,不具备不可替代性。 还会助长惰性、依赖性。
顺从天性,我已经说过了,是最容易的事。好比,食色,性也,不需要教。
难且高效的方法才是立命之本。
无论你做猎头,还是做别的。
如果你始终不肯从易到难的话,如果你始终满足于现在我还活的好好的话,不肯经历痛苦的转型,从0-1重新起步的话,我觉得不要AI什么来淘汰你,你的那些优秀的同行,那些真正可以被称为猎头的人就足以降维打击你。
任何难的方法,你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去替代就能达到目的的话,你自然可以不用。但是,不用不等于不掌握。
当你必须打CC的时候,你能打,你就胜出了。
当你必须要推荐的时候,你能要,你就胜出了。
CC很难, 转推荐不易。这是事实。
和名校不好考,也是事实一样。
但是,总有人能行,不是吗?
哪个领域的成功者属于60分的人?
何况,这些难道不是基本功吗?
不掌握,你连60分都没有。
或者换个思路说,如果你有本事通过搜索搜到别人搜不到的人,你有一门必杀绝技,你可以不要其它的方法。但是,多少人的搜索达到绝技水平了?不用搜简历平台也行?
的确,现在猎头公司太多了,强调基本功的没几家了。毕竟,回到前面的话,招人难招嘛。老板自己没做过猎头嘛,也不清楚。
但是,连基本功都没有的人,能够笑傲江湖,我不知道他的江湖是几流江湖。
旁观者的忠告
当你们都太过于依赖某些平台的简历的时候,平台就有资本提价了。当然,提价并不可怕,能用钱解决的事依旧不是事。
可是,当简历库里找不到人的时候,这也不会,那也不敢,这人也不帮你,那人也不理你的时候,你觉得你还能活多久?或者说你还能以如今的佣金收益活多久?BD再强,拿来的单子做不了=0。
大公司的人会觉得做百万并不难,并不是他们的人多么聪明,而是他们有基本功,而且一直在修炼和提升。他们的资源,口碑那也是一代代人打下来的。
为毛一些公司今天依旧强调CC, 不是每个行业都适合用CC找人没错,CC的效果也可能大不如前,但是CC磨练的是心态和意志,以及万不得已之时,你能用,因为你用过。
为毛一些公司今天依旧强调mapping,不是每个职位都需要mapping,毕竟不是每家公司都有真正意义的KA, 但是没做过mapping, 你就不清楚组织结构,你就不敢说你把人找全了,至少现在在做这个职能方向的这个level的人,找全了。你对这个领域,这些目标公司,你就没有全局观。你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更不用说人才流向,彼此关系了。(通用型职能除外,因为无法穷尽。)
为毛一些公司今天依强调要能推荐(必须要得到资源),因为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就是靠问出来的,问不出新的人,问不出合适的人,问不出来,你的资源就无法快速高效地积累和出业绩。
当你用简单的方法不行,而难的方法又不会,连尝试用的勇气都没有的时候,你接下去能做的,我闭着眼睛都能想到,那就是再回到简单的方法,继续努力地做着无用功。
再强调一遍。
容易的事情会干的人很多。
容易的事情,今后机器都能干。
猎头顾问真正的本事是
你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访寻方向
你能找到别人找不到的人
你能说服别人说服不了的人(无论是客户还是候选人)
你能打动人心,赢得人心,获得真正意义的信赖和认可,从而获得支持和帮助。
因为是你,而不是别人,你才能说你有你的品牌。有品牌的人,职场不可能不成功。
自测与建议
看看过去一年/一季度/月
成的Offer,人选来源都是什么渠道的?
问过几个人要推荐?成功几个?
画过组织结构图吗?画过几个?
要成过list吗?要成过几个?
自己的数据完整吗?能够做出分析吗?
我相信很多人连数据都没有,更别说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要求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我个人的看法是死盯数据是不对的,但是没有数据也是不行的。数据是用来分析的,看看哪里有提高的空间。猎头的年终盘点只有数字是不够的!
你可以从先做数据记录开始。
根源是意愿
“我已经形成了我的工作节奏,我觉得打list和转推荐效果都不好。让我用的话,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效果,能出Offer。”
这个我也无法预言要多久,毕竟1我没数据,2我没看到工作情况,3人与人是不同的。但是,我知道没有人一开始就是钢琴十级的,天才除外;即使你没练成十级,努力练习的人,考个六级还是有不少的;而不练习、不学习的人,连弹都不会。
所以说,你到底是不相信还是不愿意?
转型自然有代价,改革从来都不容易。不过是自己革命自己,还是被别人革。
知道不做就不是真知道。
什么是使命必达?就是你为了达到目的,知道有条路可以走,你一定会去尝试,何况前人们一再告诉你,必须去尝试,而且要反复尝试。
回过头来看,我为什么熬CC能熬下来,为什么那么多人也能熬下来,因为我们可能都是那种一旦知道什么事情是该做的事情后,再难、再逆己,我们也会去做。我们有目标,为了目标,小到说找到人;大到说做好猎头,我们内心是清楚的。
所以,你到底想不想做好猎头?你是不是真的要做的是[猎头]?
如果答案是NO,那么,说什么也没用。
周末两场培训后,有很多想说的。如果说本篇前面的大道理你也早已认同,那么我最后就写一点干货。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为毛我要写这篇大道理,毕竟我又不是猎头老板/leader。毕竟选择听课看文的都是爱学习的,也不需要这文。这种不喜闻乐见的文,不说好听的话的文,历史数据显示向来看的 人少。但是,我还是写了,还写那么多,只能说我是热血脑抽中年少女。)
沟通艺术
从学会认错做起,
从弄明白人家想要什么做起,
从态度到位、语气、语调、措词到位做起。(无论是询问动机还是要转推荐,沟通的本质都是一样的。)
对于被其他猎头多次联系过的人,你可以说:“很抱歉,我联系您联系得晚了。我能再说两句吗?”
对于对你的机会没兴趣的人,你可以说:“这个机会,哪些地方让您不满意,您能给我说说吗?”
不要把你以为的以为当作是候选人的。
不要把别的候选人的拒绝理由当作是这个人的。
在你眼里的品牌,职位,薪水等等卖点未必是人家care的。
人家care的地点、强度,老板,职权,你没想到过,那你能不能问呢?
在没弄明白对方究竟要什么样的机会(动机)前,不要盲目销售你的机会。在没弄明白对方究竟为什么不考虑前,不要草率地放弃。
我相信我们将来还有合作的可能的/我们在这个领域专注了多少年了/之后有合适的机会我会联系您的。(所以,)您有没有可以给我推荐的朋友?
如果说以上说辞以前还有候选人会信,现在恐怕呵呵。
你有没有合适的机会,你专业不专业,不是你自己说了人家就信了。不是人家不考虑机会了,你立马就能问人要资源了。
在没取得对方信任或认可你的价值之前,不要急于寻求帮助。
因为没有结果。当然,你的价值又是另一个内功话题了。
当你急功近利地想要5分钟电话就产出25分钟电话的效果时,你就会说这个方法不高效。
难且高效的方法被认为是难且低效的方法,原因只有三个:
1 你根本不愿意尝试用或你尝试后很快就放弃了(意愿问题)
2 你努力的方向错了,路径走岔了,沟通的本质没理解透(能力问题)
3 你的量变还没到质变,突破性的变化还没到来(时间问题)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乾坤猎头公司微信平台:qiankun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