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服务热线:400-6222-973

猎头新闻|猎头学院
浅析:我们是如何从传统招聘模式转型到内部猎头的?
  浅析:我们是如何从传统招聘模式转型到内部猎头的?
猎头
  有时候我会在想,人力资源工作的核心价值与护城河究竟是什么。人力资源工作说简单也简单,应届毕业生半年之内完全可以上手;说困难也困难,和人打交道的工作从来都没有明确的标准,想要做出彩不容易。
 
  这篇文章是我们公司招聘HR向内部猎头进化的故事,走出舒适区,打造护城河,才能给自己加分,打开更广阔的职业前景,希望对大家有参考的价值。
 
  产品与业务模式在变,内部客户需求也在变
 
  我们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网络营销服务,既有自己开发的,也有代理国内某大厂的,但是就网络营销产品本身,以及媒体资源整合能力来说,我们与大大小小的友商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与优势,在这种市场情况下,ToB销售能力就成为我们赖以生存的致胜法宝。
 
  但是在今年年初,产品性能与定价策略却发生了重大变化。
 
  原来的客单价只要几千块钱,业务模式以电话销售、扫街为主,毕竟只要是个做生意的,谁还拿不出个几千块钱,很多客户觉得试一试也无所谓,就这样被销售签单拿下了。
 
  没有明确的客户群细分与定位,直接导致客户群体与诉求参差不齐,比如细分领域内的龙头企业希望做品牌推广,打响名号是最主要的诉求;但是绝大多数中小客户是开餐馆的、开旅馆的、美容美发的,他们恨不得今天投放,明天就有生意上门。
 
  但是定价策略调整之后,客单价一下提升到好几万,直接导致原本占大头的中小企业客户付费意愿降低,老板们心疼了,不敢放手一试了——这种情况也并非意料之外,战略的精髓在于放弃,行业大客户与中小客户的诉求是完全不一样的,同一个产品很难同时满足两种不同的诉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只能放弃一个,专注另一个。中小客户以量取胜,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第二天收入没增加就来投诉,销售也是人海战术,只顾开单,不管服务,这类客户做起来不仅很累,而且利润率很低,所以我们公司选择了行业品牌客户方向。
 
  与之对应的是业务模式的变化,原本坐在办公室里打电话、顶着风吹日晒去扫街发名片的做法,别说成功开单,就连行业大客户的真正决策者都难以见到——对于人力资源部来说,原来那种愿意打电话、愿意出去跑的销售能力模型已经不适用了,需要重新定义,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做大客户的开发工作?
 
  在转型的初期,我们和业务部门的一线经理碰了很多次,甚至坐到了他们工位旁边,跟着出去跑了几次客户,但是仍然很难梳理出新的销售能力模型,确定不了要找什么样的人,要帮助现有销售同事提升什么样的能力。
 
  一线业务经理的反馈可以归纳为三种:一是以不变应万变,觉得现在的销售就可以,毕竟一些有客户资源积累的老销售,在调价之后也能开得了单;二是高学历高经验值,刚才说到老销售能开单,但增量有限,公司业绩增长要靠新鲜的血液,但按照原来标准招进来的新人,几乎没有开得了单的,所以有的业务经理要找高学历的,代表着聪明又勤奋,潜力巨大,值得培养,有的业务经理要找有经验的,来了就能干,但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谈不拢;三是随缘,人力资源部不停地给我看人,相中的就要,相不中就算了。
 
  但找人至少有个起码的标准吧?我们合计一下,粗浅地先列两条标准:本科以上学历,985/211优先;3-5年销售工作经验,广告传媒行业优先;选用育留,在选的环节,就先按照这两条标准来找吧。
 
  传统招聘渠道碰运气,我的意中人在哪里
 
  企业招聘HR找人的方式都是类似的,一是校招,二是社招,主要依靠几大招聘网站。我们之前也是靠这两条渠道过活,但是业务转型之后,两条渠道基本上都被堵上了。
 
  先说校招。以前应届毕业生是我们的销售主力,用人成本相对较低,只要脸皮厚、口齿清晰,能接受打电话或扫街的销售方式就可以。不管是业务快速上手,还是产品知识,都有成熟的培训体系。但现在业务部门基本不要应届生了,一是应届生本身没有客户资源与销售技能的积累,99%活不过试用期;二是所有一线销售经理基本已经自顾不暇,哪有心思去带新人?所以我们的校招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从大量招人,一下转变到宣传为主。
 
  再说社招。几大招聘网站上,能够找到的、我们想要的人非常少,地域、行业、经验、学历、期望等条件一限制,每天搜索到的新增简历都是个位数,不限更新时间看到的,也基本上是我们曾经联系过的,或是我们公司出去的,这种情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招聘需求。
 
  从招聘HR到内部猎头,转型都是倒逼出来的
 
  我们也尝试与猎头公司联系,但是效果并不佳,很多水平一般的猎头公司找人的方式,也无外乎是在网站上搜简历,不合适的、撞车的、面试过的有很多,公司对高昂的猎头费用也持谨慎态度。
 
  但是换一个思路,我们的招聘HR同事经验都非常丰富,在行业内也有自己的人脉积累,为什么不可以学习优秀猎头公司的经验做法,尝试做内部猎头呢?既然招聘网站上找不到人,那么可以尝试直接从其他公司挖人吧?
 
  于是乎我们开始了从招聘HR,向内部猎头转型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项目就是人才地图,既是我们储备的外部人才库,也是我们定向挖人的指南。
 
  首先我们对现有HR团队进行了梳理分类,经验较浅的HR同事,仍然以基础岗位招聘为主,保证各个岗位及时补充,引入新鲜血液,毕竟公司转型也不是壮士断腕,中小客户仍然占营收的较大比重,传统打电话、扫街的销售还是需要的;经验比较丰富、人脉积累较广的HR同事,集中精力开展人才地图项目,专门寻访广告传媒行业3-5年大客户开发工作经验的人才。
 
  其次在激励方式改变,原本的招聘激励方案仍然适用,但是针对广告传媒行业3-5年大客户开发工作经验的人才,采取更大力度的激励措施,奖金是原来的5-8倍,直接对标猎头公司的提成标准。
 
  再次就是目标企业的确定,明确人要去哪里挖。我们问了自己和销售同事几个问题:竞争对手里面,有哪些是以大客户开发为主的?目前入职我们公司的优秀人才,是从哪些公司出来的?这些公司最近业绩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听说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动?这几个问题盘点之后,定下来三家目标企业,团队一分工,立马干起来。
 
  找到人并建立联系是第一步。虽说大家都没有什么经验,但是脑子活络,每种方法都试一试;有一位同事先盘点了自己的人才库,看有哪些在职同事、曾经的求职者,是从目标企业出来的,请他们帮忙推荐推荐;还有一位同事打听到目标企业主办的客户答谢会,直接跑过去换名片;还有直接用微博领英脉脉搜索的,各种开脑洞的做法层出不穷。
 
  把人挖到我们公司来才是最终目标。以前都是网上刷新的、或者投递的简历,候选人意向比较明确,招聘HR也轻车熟路,确认意向,了解情况,邀约面试;但是现在必须要换一套打法,在对方是否意愿更换工作不明确的情况下,应当如何沟通?万一说错什么话,对方会不会直接不理我了?
 
  我们也向做猎头的朋友请教了很多话术,后来发现还是自己的关注点跑偏了,最重要的其实并不是第一句话、第二句话怎么说,而是与这些关键候选人的持续跟进与沟通,就像这些大客户经理开发客户一样,很少有一次接触就能成交的,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他,日常多沟通多接触,不仅仅是工作上的往来,也可以是生活上的好朋友,可能因为各种客观因素没能成功挖来,但至少在他产生工作变动想法的时候,能够想到你。用一位同事的话来说,经历人才地图项目的洗礼,说不定自己转岗去做大客户开发都行。
 
  从招聘HR到内部猎头的转变,对我们的思维方式、工作内容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收获的却是能力的提升、人脉的积累、职业前景的广阔。现在回头看看,其实也没有那么难。
 
猎头公司是什么?就是乾坤猎头,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乾坤猎头公司微信平台:qiankunlt
猎头公司,知名猎头公司,北京猎头公司
猎头公司
猎头学院 企业服务
服务流程 热点职位
关于乾坤猎聘
  • 2000年在北京注册成立并开展猎头业务
  • 《中国十佳猎头服务企业》
  • 公司主要负责人曾任多家著名跨国公司HRD
  • 有超过百万份不同行业的高级人才信息
  • 有北京市颁发的《职业中介许可资格证书》
  • 获国际猎头协会《优质猎头服务资质证书》
  • 中国人才交流协会理事会员单位

冀ICP备12011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