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猎场生涯中,经常会碰到形形色色的造假资料,我们是否能凭着职场的敏锐度加上技术工具、手段去去伪存真呢?给客户把好第一道简历关呢?让客户不再认为我们是简历的搬用工呢?
案例分享
案例一:假学历
这个假学历包括假的学校,假的专业以及假的入学毕业时间、假的毕业证书等。
让我差点上当的一次是2016年一个案例,一位技术经理候选人张某为了以假乱真,竟然在简历最后主动提供假的本科毕业证书(实际他是这个学校的大专学生),我信以为真的就把资料推荐给客户了,因为是竞品公司的人选,客户立刻发出面谈邀约,但很巧合的是我为另一个客户寻访到一个人选廖某是他的“同窗”,为了拉近关系,我说了张某,但廖某说不认识,在廖某的帮助下,查到张某真实学历,当我再次向张某求证的时候,他表现出非常淡定,说他用这个学历已经换了3家单位了,并且自己在单位发展也很好,就是因为你们说目前这个单位的平台和收入区间让我心动。。。。。。
再三考虑下,我回绝客户的理由是:该人选综合考虑,拒绝面谈贵司。我觉得评估一个人除了初始动机,还需要看他态度,这种人选价值观我不敢苟同。
案例二:假工作经历
这个假工作经历包括时间、单位、职位对不上,有的还会隐藏部分几家单位等。
还是举个真实案例吧,我从2010年开始就在猎头公司带互联网团队,某天下属递给我一份看似不错的java项目经理简历(学历,工作经历和业绩等),不巧的是这个人我尽然认识,我认识他的时候的在职单位资料里尽然没有体现,我让顾问做了侧面背调,发现他5年多工作经历,尽然有5家单位,隐藏了2家单位,当顾问再次和他确认资料真实性的时候,讨论了一半他就挂断电话了。。。。。。
案例三:假收入、福利待遇,假证明人等
关于收入这个模块其实是比较难考证的,因为很多单位薪资结构灵活多变,有的体现账面,有的体现私下冲抵,有的体现年终奖金,再加上薪资在任何单位都是保密的,知道的人是非常少的,背调起来非常麻烦,也缺乏客观性。
另外我们一般会让人选提供证明人,有的人选会把自己亲属和朋友写上去充当在职单位证明人,这个其实很好去伪存真,只要假设几个在职单位的疑问句(单位上周谁走了吗?单位上个季度销售额等等),马上就露馅了。
举个反面案例吧,记得2016年期间,我本人操作过的一个制造业寻访生产厂长的案例,经过多方寻访和多次沟通到了offer阶段,人选在职单位年薪35w(月薪2.2*14+年底红包分红奖励)+套房+油贴1000元/月等,因为是同行,我的雇主不知是通过什么渠道打听到该人选月薪才1w多,最糟糕的是还质疑我和人选齐心抬高价格,获利双赢(猎场朋友遇到此种案例的请举手哈)。在我耐心和人选沟通之后,人选坦诚说因为自己要求税后不低于30w,企业hr为了避税,工资单上是1.5w,但另外7k通过内部操作打到他爸爸账户上,勉强配合的提供了银行流水,但接下来人选对新单位提出变更要求,从原来要求不低税前35w,现在要涨到税前40w,真是按住葫芦起了瓢,又得做企业工作,在我的多次沟通中把工资做了分解方案,总算达成一致。后来我去单位看他,他说当初增加5w是因为企业对自己和我的不信任的代价,我想了想,欣然笑了。
当企业抱怨我们推荐速度慢的时候,请再耐心等一下,因为有可能是我们在逐条核实人选资料的时候。
当企业在存疑为什么有的时候流程走了一半的时候,突然被我们叫停了,这里面可能就有一些水分在里面了。
值得欣慰的是,合作的客户里面,大部分都还是比较信任的,其中一个集团公司招聘负责人就直接和我说,我们推荐的资料他很放心直接递送到用人部门手里,其实这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我刚入行猎头的时候,我的师傅就告诉我猎头是一个工匠行业,千万别做成了快餐文化,我铭记于心!
案例四:假资料也是宝
有些时候,当我们发现了假资料的时候,得知实情后还不忍心pass该人选,比如有一次,有个结构工程师,他资料写的是某学校工业自动化专业全日制本科学历,其实后来被我们查证,他是职高毕业,自考大专,本科的,原因是他家里特别穷,4个孩子,他是家里老大,爸爸去世的早,要过早肩负生活重担,于是他只能边工作边读书,期间和我讲述的情真意切,让我不得不相信,因为我的哥哥也是为了我放弃学业,高中毕业就去上海打工,感同身受。更被他打动的就是他参加工作之后几乎每年都会荣获公司各种奖励,我觉得值得我为他争取这个机会,于是我绕过客户招聘经理,直接给公司boss电话说明缘由,很愉快的沟通,offer-上岗。至今在单位都发展的不错,我感到非常欣慰。
有些时候,猎头做的时间长了,拿到一份简历,沟通几分钟,就知道坑在哪里?是否合适企业的人力画像。
我的主要辨别依据:
1、职场嗅觉,潜意思,别人都说女人感官是非常敏感的,我有个同事说有些时候潜意思告诉她这个人哪里有不对的地方,那后来一定是有故事。
2、多年猎头公司经验,所专属领域认识的人才越积越多,彼此成为熟人。
3、侧面背调,但这一点有利有弊,我只作为补充验证法。
4、多问几个为什么?人选会自乱阵脚。
最后,我衷心的建议:
1、职场人士,多一份真诚,客观如实表达自己的过往经历,只要你是金子,不怕不发光。
2、企业hr及用人部门:给人选多一份耐心,多一些客观评价,有些时候他们也是被逼选择,若天堂的大门敞开,谁愿意下地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