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团队一起从事了近近十年的科技行业的猎聘工作,经常会有职场上的朋友跟我吐槽自己遇到的猎头顾问的各种无法相信或者匪夷所思。通过持续关注,我发现不少于80%的职场人尤其年轻人,其实不了解隐藏在行业背后的猎头,不了解TA们的工作形式和价值 ,更不知如何和猎头顾问打交道,甚至因此而错失掉可能一辈子难遇的职场好机会。而外资企业高管们和职业经理人 和猎头打交道的经验和成熟度明显高出很多。今天,我们尝试让更多职场上的朋友和求职者了解并熟悉猎头顾问这类熟悉而又陌生的人群。
一. 猎头顾问也分三六九等
正如劳斯莱斯和比亚迪一样,听起来都是“车”,但此“车”非彼“车”。猎头行业的顾问水平也是一样。不要被一声自称“顾问“给整蒙了。这几年中国科技行业的迅猛发展、瞬息万变,整个青壮年人才市场供不应求,新生了众多的猎头企业或者独立猎头顾问来帮助企业招募人才。曾经聚集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猎头行业,也逐渐随着中国经济和企业的发展,蔓延到新一线和二线城市甚至三四线城市。猎头行业的从业人员也呈现井喷式需求,大多猎企不得不降低之前用人标准,甚至采用人海战术来提升交付数量,如此一哄而上,自然服务水准良莠不齐。
不说猎头企业之间対 “顾问” 定位及素质模型要求有很大差异,单说同一家猎企的“顾问”角色,水平也有分三六九等,而不了解内部职级划分,你是难以分辨的。通常市场上的猎头顾问三六九等的分法:有猎头的,有猎腰的,还有猎脚的。我个人将顾问分成了三类:一类是掌握某个行业发展和变化规律,能够给客户提供结合业务现在或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咨询、人才架构和招聘服务的,这种和客户深度绑定,通常能够占领需求先机,不仅帮客户提前布局规划人才,更能推动客户业务侧的发展; 其二是传统猎头,熟悉某个行业的人才资源和需求,根据客户的既定要求提供招聘服务;其三是还走在达到其二的路上的顾问。
这儿不得不了解下猎头组织。在大多数的猎头组织里,会有个“寻访员”扮演类似战时侦查兵的角色,来対本身所服务的行业人才的情况做前期的信息调研和人才库的积累,虽然某些猎企这个角色也叫“顾问”。他们通常只负责特定领域的人才信息获取和人才动态研究,不需要为了某个具体企业招聘岗位达成最终的交易。所以我们职场上的朋友有时候遇到猎头时对方却没有合适的职位提供给你,可能TA此刻只是在做市场调研的工作,或者在积累人才信息为后续服务做准备。他们会定期不定期的把所掌握的信息传递给后方负责具体招聘项目的顾问,以帮助顾问更快的做好定位。当然,在猎企本身人力不够充裕时,有些顾问,也需要去做资源积累和市场调查的工作。
对于猎头顾问的工作,除了要有所服务行业的广泛人脉资源,有対客户対市场的充足了解,具有良好的谈判技巧和识人能力,还要対所服务领域深刻的远见能力,要能站在现在看到未来,从而保障客户和候选人的双重利益。这対新入行的顾问有着不小的挑战。没有在本行业浸淫5年以上的猎头顾问,即使业绩相当,但是未必能扮演好顾问角色。而走出校门就开始从事猎头工作干了2-3年便对职场上朋友进行职业规划或者carrer coach 的猎头顾问,笔者只能佩服,佩服其心够"狠"。TA们自己的职场还没走明白,是什么促使TA们敢来开展职业规划或者carrer coach这项专业技能要求更高而又充满责任和使命的工作。
二、遭遇“侦察兵”式顾问,问清楚来意
对于开展市场调查和信息搜集的工作,TA可能已经有你的简历或者対你有部分了解,也有可能只是知道你的电话号码和在某个领域的工作而其他一无所知。但是,我们知道,每个人的职场都是动态的,你上个月可能还压根没想换,但是这个月的今天可能因为公司快挂掉了,可能因为被老板懑了,可能因为奖金发少了,可能因为你的另一半有了新变动而需要你做调整的等等原因此刻就必须要换工作的情况,都需要这些侦察兵们定期不定期的了解你的情况,以准备等有具体客户需求时可及时知道你是不是当下最合适的人。
这些“侦查兵”们的水平也各有千秋。有些猎企,将这部分作为独立的作战单元,来为后续的顾问工作做铺垫。在这种组织里,”侦察兵“和顾问组成一个完整的作战分队,互为依靠,不分谁高级谁低级,工作职责不同而已。还有些猎企将侦查工作交给将刚入行的新人,来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并作为熟悉猎头作业流程的入门,这种近些年来非常普遍。碰到这种情况的职场朋友,在和这些侦察兵沟通时可能内心会有一千只草泥马在跑:为啥我说的专业内容感觉你一个听不懂呢......
如果你碰到了"侦查兵”式顾问, 事先问清楚来意即可。而大部分接受过专业训练的顾问, 通常不等你问,就会第一时间告诉你来意。
猎头企业按照行业来服务客户,大部分顾问也只服务某个行业的某几类职能.譬如米聘就是在专门服务AIOT领域(如智能手机、电脑、智能穿戴、VR/AR/MR、智能驾驶、智能安防、无人机、智能出行、智能制造、智慧城市、通信设备、半导体、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的投融资客户)的大部分业务和核心职能。而如果是房地产或者传统金融的候选人找到我们,则只能爱莫能助。遇到猎头顾问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TA所服务的方向和年限,避免鸡同鸭讲。
三、猎头顾问的客户是企业
按照谁掏钱谁是客户的原则,猎头业务最终买单的是企业,自然企业才是客户。但是因为顾问需要积累庞大的人脉资源,顾问也会利用自身的资源和经验额外来帮助某些职场上的朋友,能帮助到更多人本身也其乐无穷呀。但是一定要清楚,这种帮助是不需要TA花费太多的时间,因为你并没掏钱来买TA的服务时间,不是TA的份内事。越成熟的顾问,时间越宝贵。所以不要再有发份简历就想着猎头顾问马上能提供工作机会的想法,更不要发应届生的简历让TA给找工作的(除非应届博士,不然绝大部分都不是TA们的菜,真要帮应届生看工作,大多时候都只能刷TA们的脸.....)。TA们绝大多时间都在忙着帮助企业招聘合适的人。
但是会不会因为企业是客户,猎头顾问会在谈薪时压榨求职者的薪水而促成最终成交呢?这种情况,我不能保证没有,但是应该不多。有这种做法的顾问一定是段位还不够心理还不够成熟。因为双方如果谈好了薪水,曾经的候选人瞬间变成了顾问的客户,如果候选人发现之前谈薪水的时候顾问的操作不利于自己,以后还怎么继续合作呢?大部分成熟的顾问,都会通过数据来帮助候选人合情合理合乎逻辑的尽量争取。但是企业端需要考量的内容也各有不同,自然也有争取不了的时候,这个在后续文章for 猎头和企业合作里面会说到。
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职场求职是一场战役,能打胜仗,不仅要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还要知道外部的环境在如何变化,才能赢得机会。每次换工作,说小了影响收入,说大了决定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和高度。当你去申请某个企业的职位的时候,你知道这家企业光鲜背后少为人知的当下状态和未来吗?你从你好领导好哥儿们好同事那儿得到的信息真的很靠谱吗( 请见上篇:询人问事之法)?你知道这个职位的薪水范围和福利吗?你知道你在发出申请的此时此刻,有多少人在同时和你竞争吗?你知道竞争者都是什么类型的人吗?
举个鲜活的例子:知名手机品牌大厂的某部门总监,听说隔壁的结构部门需要一个结构资深专家,于是跟自己的好哥儿们也是另外一家台湾大厂的结构总监说了需求,当时恰巧也有一猎头顾问同行找到这位结构总监。他很笃定的拒绝了猎头的推荐邀请,心想有内部好友推荐,还帮企业省钱,应该更有把握。自然毕竟底子好,内推后一路过五关斩六将,一直面过了SVP,但是该企业的流程是最后一轮才谈薪,最后挂在了谈薪上。因为人选自以为胜券在握,而推荐他的那位总监朋友也不了解这个岗位的预算,在谈薪时自己报了一个超过客户预算将近50万 RMB的薪水,并且当时的表达也没有给自己给HR留有后路,又缺一个能帮两边协商的中间人,最终以遗憾收场。后来跟我聊起,不胜唏嘘。对于一个已经40岁出头的中层管理,以后这样的机会恐怕不多了。
五、认识猎头这个中间人的价值
如上面的案例,只是因为缺少一个中间人能帮候选人和企业互相媒合,才错失一次良机。猎头是个中间人经济,就如相亲红娘,房产中介,投资FA,其他的咨询服务一样,卖的是信息、时间和专业技能。
这儿并不打算猎头的价值做过多的解读,大家从如下的数据里,或许可见一斑:
一个稍微有经验的顾问,平均每天看简历不少于100份,一年看上万份简历是正常的。而作为求职者,可能一辈子也写不了几次简历,即使你是个管理层,大概也很难常年累月看到大批量的简历吧。所以你能理解为什么猎头顾问知道怎么写出好简历了吧? 甚至为什么看看这个求职者的简历,就大概能判断出TA在职场的生老病死了。
一个稍微有经验的顾问,平均每个月的推荐面试薪资谈判不少于10次,相当于你每个月要去逛10次步行街要和卖家砍10次价一样,坚持几年下来相信你也会是个谈判高手。求职过程少不了谈判,谈薪或者谈职位。试想一个正常的职场人,假设一辈子换10次工作,每次换工作谈5个机会吧,一辈子的换工作经验也只有50次,还不如一个有经验的猎头顾问5个月的面试和谈薪经验。
一个顾问,平均每个月要联系将近300人到500人,一年将近沟通人选超4000次。有时候前一秒挂完你的电话,后一秒就打给了你的现任或前任领导。当然不是去了解你的情况,而是去了解他的职业规划(猎企通常内部有严格规定,为保障候选人的信息安全,不影响当前人选的职业现状,禁止顾问在没有获得人选的授权下,和任何无关第三人讨论该候选人的情况)。可想而知猎头顾问対所服务市场的了解广度和深度。
了解这些基本的数据,不知道是不是能够帮你看清楚猎头的另一面?
我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在我的手机通讯录和微信里,可能会删除职场上认识的任何人,但是不会删除这些中间人,如:房产中介,保险销售,公司业务的各种经纪人等。曾经在职场上的我也不会删猎头顾问。一个人一辈子,能给你带来更多机会和可能的,恰恰就是这些熟悉又陌生的中间人。
想做长久做好的中间人,不会偏袒任何一方 ,只会针对所发生的事实为依据互相陈述。唯有真相才会永久。所以虚假包装候选人简历,吹捧夸大客户都是短视而不能长远的,也是我们在训练顾问的时候非常重视的内容。
六、和猎头顾问一起愉快的玩耍
做内部培训时,我都会告诉每个顾问:在我们猎头眼里,职场只有2类人,一类是公司老板,除非公司关门了不然TA不需要工作,一类是职业经理人,迟早TA会换工作。就看你有没有耐心。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尤其活在科技领域的职场,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换工作?所以,我们每个职场人,都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猎头顾问,作为中立的中间人,TA们是你能够看清外面世界的窗户,也是听清外面世界声音的耳朵,不要狭隘的以为和猎头交往就是想换工作,更不用担心自己的老板会知道。我曾经和一个公司上千人的CEO私下聊天时他说的一句话:公司里的这些人,哪一个不想自己当老板,哪一个不想自己多挣点钱,我们做管理要接受这样的事实,基于这样的事实去做管理。可以感受下这位做老板的认知和胸怀。
让你的领导大方点知道你在和猎头交往,反而验证下你在领导心里的地位,如果看重你他必然想办法留住你,如果觉得你本无可用,自己又何必赖在位置上不走了。
你能交到什么level的猎头朋友,一方面也说明了你的职场段位或潜力。
选猎头公司就找乾坤猎头,咨询热线: 400-6222-973
简历在线投递请登录:www.qiankunlt.com
猎头HR人脉资源群:3119474,高端交流,人才共享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乾坤猎头公司微信平台:qiankun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