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的猎头从业经验耳闻过猎头行业的颇多富有喜剧色彩的传闻轶事,有人竟然把猎头误当”猪头”;几年前亦听说有企业家曾在某高端晚会上接到
上海猎头公司顾问名片时生气的踩名片的传闻,事后了解到此企业家曾被猎头挖走不少得力干将。鉴于当时猎头行业不为众人熟知,即使真如传闻所言亦可谅解!可如今的企业家(老板)应该怎样解读认识猎头呢?
十几年的猎头从业经验耳闻过猎头行业的颇多富有喜剧色彩的传闻轶事,有人竟然把猎头误当”猪头”;几年前亦听说有企业家曾在某高端晚会上接到某猎头公司顾问名片时生气的踩名片的传闻,事后了解到此企业家曾被猎头挖走不少得力干将。鉴于当时猎头行业不为众人熟知,即使真如传闻所言亦可谅解!可如今的企业家(老板)应该怎样解读认识猎头呢?
古--猎头之前世:“猎头”(Headhunting)一词属舶来词,原意为割取敌人的头作为战利品的人,现在多指物色人才的人。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伯乐即萧何—中国首位首席人力资源官。当汉高祖刘邦打下天下封王拜相时,汉高祖拜萧何为相,有位宦官问之,皇上为您打天下的第一功臣乃韩信也,为何封萧何为宰相呢?汉高祖反问之“韩信何许人也”(言下之意若无萧何的极力推荐何来韩信啊!)。猎头最早起源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说客大夫不遗余力地遍访千里马,为自己效忠的大王举荐贤人能士将帅之才。
今--猎头之今生:猎头应用于现代军事—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试图在军事武器水平上超越德国等国,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为其全球性网络挖掘现代高端军事化人才;猎头应用于现代商业—猎头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在欧美已有八九十年的发展史,现如今欧美企业高管有近90%由猎头公司寻猎完成,其对企业的发展壮大及变革等起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作用。猎头在欧美八九十年的发展史证明了猎头的不可替代性;而始于1992年的中国的猎头行业仅有二十余年的发展史,处于初始发展期,故我们可以理解十几年前的摸着石头过河的同行们遭遇的喜剧性故事和几年前的“踩名片事件”。
认识猎头—从
猎头对于企业作用价值意义说起:年末岁初是企业新一年战略制定与实施的时机。中国的企业往往在企业各部门或高管团队无法实现股东和董事会制定的既定的战略目标时才开始对外招募关联高端人才,而欧美企业通常会制定5-10年的战略发展目标前置性储备几年后的战略人才团队。此时由于某关键岗位高管在职,决策层只能把战略人才储备任务私密委托给专业猎头公司,而中国很多企业恰恰相反,在火烧眉毛急需用人之时才开始招募高管人才。这样往往导致招聘跟不上战略需求的速度,这也是很多企业发展战略延迟甚至无法实现既定战略目标的核心原因。这其中自然有企业家自身人才战略意识的原因,当然企业人力资源高管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人才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是人力资源高管的核心技能)。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这毋庸置疑,可中国企业往往在急需用人时就会出现“乱投医”的现象,大部分企业还是会采用传统招聘模式如招聘会、招聘网、朋友介绍等。可传统招聘模式是否能招聘到战略层面的高管呢?依我从事人力资源及在智慧华人集团做猎头十余年的经验来看还是要打一个问号的。越来越少的高管会出现在招聘会、招聘网的核心原因有:第一,“面子”;第二,“碰熟”;第三,如果其现在任职的工作单位企业发现其跳槽迹象将导致高管立马卷铺盖走人;第四,高管得冒着寒风酷暑风里来雨里去地参加企业面试现场;第五,高管要亲自通过多方渠道了解招聘企业的背景;第六,很多要求没法跟企业老板和招聘HR讨价还价;第七,信息安全等等。恰恰相反职业经理人若跟猎头合作则不用风里来雨里去,其只需在办公室喝着美味咖啡,接受专业
猎头顾问发来的详细企业评估报告及职位要求任职资格薪资福利待遇等资料。通过电话详细交流告知其相关信息,这些都是私密进行交流的,更不会出现“面子” “碰熟”,更不会让其现任职单位知道其跳槽迹象。高管可以向猎头提出自己任何想法。相比之下真正不愁工作机会的优秀职业经理人会选择去招聘会,会选择把其信息暴露在互联网上吗?那么当在招聘会、招聘网找不到真正能在素质模型上匹配企业战略的人才时,人力资源为完成老板的用人任务或企业家自身为勉强应对战略需要,导致企业最后聘用“勉强的战略高管”。此勉强而不得不为之的情况下不知能否“勉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