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默许VS直接开除?HR兼职猎头必须知道的生存潜规则
最近和几位HR朋友喝咖啡,听到件有趣的事:某互联网大厂HR主管白天忙着给公司招架构师,晚上偷偷帮竞争对手挖算法工程师,半年赚了二十万猎头费。上周被内审部查报销流水时意外曝光,公司二话不说发了违规通知书。这位三十岁就坐上HRD位置的职场精英,现在正抱着纸箱在写字楼门口等滴滴。
一、藏在劳动合同里的"雷区"
去年帮表姐审劳动合同时,发现条款里藏着这样的魔鬼细节:"乙方不得从事与甲方存在竞争关系或利益冲突的第二职业"。很多HR入职时急着签合同,根本没注意这行小字。更可怕的是,竞业协议往往和保密条款打包出现——你帮别人挖人的每条简历,都可能变成离职诉讼里的呈堂证供。
我认识的外企HR薇薇安,去年帮朋友公司推荐了三个候选人,收了6000元"感谢费"。三个月后其中一人离职时,聊天记录被IT部门恢复,薇薇安不仅被追回奖金,还背上了"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业污点。
二、办公室政治里的隐形红线
在金融公司任招聘经理的老王跟我吐槽:"公司茶水间永远有两套规则,写在员工手册里的叫'明规则',部门总监嘴里的叫'潜规则'。"他上个月推荐表弟去合作猎头公司兼职,结果季度晋升时被人事副总当面讽刺:"王经理这么会做人才生意,要不要把工位搬到人才市场?"
更有意思的是某快消公司HR小林,白天拒绝猎头挖角会收到领导表扬,晚上自己当猎头挖人却被监控拍下。这种"只许州官放火"的荒诞剧,每天都在钢筋水泥的写字楼里真实上演。
三、在钢丝上跳舞的生存智慧
猎头朋友阿Ken给我算过笔账:资深HR手里至少有500个优质候选人资源,这些沉睡的通讯录要是激活起来,赚得比工资多很正常。但真正聪明的玩家都懂得"三不原则":不碰现任职公司赛道、不动现有候选人池、不在办公时间操作。
记得某次行业沙龙上,某上市公司HR总监醉后吐真言:"我帮投资人找项目可以拿咨询费,给校友内推能收红包,为什么帮企业挖人就要被说吃里扒外?"这话听着解气,但第二天酒醒后,他还是乖乖删掉了猎头平台的兼职信息。
四、比制度更可怕的人性陷阱
前年某地产公司爆出丑闻:HRD把校招落选者简历打包卖给猎头,每个卖50元。看起来是门无本万利的生意,直到某个被卖简历的候选人,恰好是董事长千金男朋友的表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职场灰色地带蹦迪的人,永远不知道哪块地板下装着警报器。
我见过最魔幻的操作,是某HR把自己公司的离职面谈记录整理成《行业人才流动白皮书》,挂在知识付费平台卖199元/份。当他在领英炫耀销量破万时,前同事正在会议室播放他课程里的敏感数据截图。
【结语】
职场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考场,而是充满灰度的人性试验场。当我们在"合理副业"与"职业操守"之间走钢丝时,或许该想想人力资源教父戴维·尤里奇的那句话:"HR的终极价值不在于掌握多少资源,而在于守护多少信任。"
选猎头公司就找乾坤猎头,咨询热线:400-6222-973
企业招聘登记&简历投递请登录:www.qiankunlt.com
平台质保,招聘靠谱,1天内快速响应推荐人选,1周可关闭职位完成交付,200万高端人才数据库,20年猎头服务,覆盖全国超110座城市。
更多猎头职场资讯,请关注乾坤猎头公司:qiankun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