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做了8年猎头的Lynn约在国贸的星巴克,她刚帮某大厂抢到一个CTO候选人,喝着燕麦拿铁突然感慨:"你知道吗?我们最怕的不是候选人不够优秀,而是企业自己都不知道到底需要什么人。"她随手翻给我看一份被甲方拒绝的简历——候选人跳槽三次,年薪却从40万涨到230万。
猎头圈有句话叫"人才评估是科学,更是玄学"。表面上大家看学历、项目经历、管理半径这些硬指标,但真正让猎头在深夜反复推敲的,往往是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暗信号"。
【维度一:职业轨迹的"心电图"】
别以为频繁跳槽就是扣分项。去年某新能源公司总监岗位,我们反而淘汰了在一家企业待了12年的"忠诚派"。CEO私下吐槽:"他连公司茶水间改造方案都要总部审批,怎么带团队打仗?"
猎头潜规则:3-5年一次的合理跳槽反而是加分项,重点看每次转变是否呈现能力跃迁曲线。比如从技术专家→产品负责人→事业部总经理的"三级跳",比在同一岗位熬年头更有说服力。
【维度二:危机应对的"疤痕美学"】
Lynn说她经手的百万年薪候选人,90%都会主动暴露失败案例。某次推举某快消品CMO时,候选人花了20分钟讲当年新品上市惨败的教训,反而让甲方眼睛发亮。
猎头话外音:刻意修饰的完美履历会触发警报。那些能精准复盘挫折,且展现出"抗毁容能力"的候选人,在VUCA时代才是真黄金。
【维度三:社交资产的"暗网价值"】
你以为猎头要完LinkedIn资料就结束了?去年某PE招医疗赛道合伙人,我们团队用三天时间扒出候选人在丁香园论坛2016年的某条争议性评论,这条被他本人删除的帖子,反而成为判断行业洞察力的关键线索。
行业真相:真正的人脉不是微信好友数量,而是当你需要行业关键信息时,能否在2小时内找到三个可靠信源交叉验证。
临走时Lynn说了句让我后背发凉的话:"现在AI能筛查80%的硬指标,但我们赌上行业口碑推荐的,永远是那些简历之外闪着光的'人性变量'。"这话让我想起乔布斯说的——科技要与人文交汇。或许在人才评估这场博弈里,最珍贵的正是算法算不透的人性微光。
选猎头公司就找乾坤猎头,咨询热线:400-6222-973
企业招聘登记&简历投递请登录:www.qiankunlt.com
平台质保,招聘靠谱,1天内快速响应推荐人选,1周可关闭职位完成交付,200万高端人才数据库,20年猎头服务,覆盖全国超110座城市。
更多猎头职场资讯,请关注乾坤猎头公司:qiankunlt